2012年6月15日

都江堰-VIII

都江堰

帝堯時黃河流域洪水為患,鯀使用障水法九年未能治好水患。記載上說鯀是用簡單的堤工障水方法。有些旅遊書說鯀使用的方法就是把居住的的地方圍堵起來防水,如果相信的那腦袋裡面真的是裝滿了水;正確點的解釋是鯀採用他自已故鄉當時的方法,就是沿著河邊築堤。可是黃河卻是泥沙之河,無論河堤如何高築,最後河床越堆越高最後都決堤而失敗,於是鯀被殺於羽山,鯀的兒子禹就接手治理水。為什麼是禹?推論到這裡應是當時華夏民族諸侯部落中,最擅長搞江河治水的部族。擅長治水當然那地域洪水常常為患,自岷江流域,包括大渡河古時常災,這裡的人那時對治水富有經驗。舜殺了鯀找治水專家難道往住在蒙古包的地方找不成?禹是鯀的兒子,鯀死後他的兒子當然也是這個地域的領袖。這個地域就是岷江流域!

史載大禹的故鄉,就在汶川刳兒坪。


公元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(外江)發掘出一尊東漢建寧元年(公元168年 )雕刻的李冰石像。於是有專家研究,都江堰並非始於李冰時期其實以邏輯推論我們都知道:秦起自咸陽,大禹,李冰、都江堰都是同一個地域和歷史源頭,不需要什麼專家研究,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,岷江水患是逐步改良的,到了李冰時,水利技術已高度成熟,因時制利建起了都江堰。

說到因時制利,香港政客更因公便利,預知有些未公開資料,例如庫房水浸,這個政黨提議派六千,那個政黨提議派八千,例如巴士加多一班,公園加多一排座位於是未公佈前提早在街頭鼓吹一番,事後虛作是自已的政積(其實議員政客。並無政積,只是吹,雞蛋裡面找石頭)。傳說堯舜時代是明君,鯀九年治水不成被殺了頭。華夏幾千年來行之有效的是為政者不在多言,是看做了什麼實事。如果這些只懂批評不懂做事的抽水政客生逢堯舜時代,一定被堯舜殺個血流成河,比秦始皇焚書坑儒還要多。結論是古人做實事只懂治水,現代政客政棍空話連篇只懂抽水。

都江堰是現今全世界、唯一使用年代最久,到了今天仍然運作,沒有大壩以無埧引水的防洪,運輸、灌溉的水利工程。秦昭王公元前256年派李冰與其子修建都江堰,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,為36年後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經濟基礎。

都江堰把江水分流,靠西為外江,靠東為內江。外江主要是排洪,內江則為灌溉水道,所以江水分流又稱「灌江」。都江堰市古稱灌縣
灌縣(古城牆)

歷史上魚嘴的位置一直在變動。最早的魚嘴位於白沙河口下游不遠處;現在的魚嘴位於白沙河口下游2050米,這一位置是1936年大修時確定的。秦代時都江堰叫湔堋,魚嘴位于韓家埧。韓家埧是沙洲,那時並不是完全採用順水分流,當江水水位下降需要江水灌溉時,用竹籠裝滿卵石,在韓家埧沙洲(江中心)臨時築起竹籠卵石橫堤欄截部份外江水。 破竹為籠,圓徑三尺,以石實之,累而壅水 ,使之江至都安,堰其右,撿其左,正流遂東”( 益州記) ,下面這張圖上下代表東西方向。
秦時都江堰的設立事因是春耕需要水,但這區域雨季集中五月到十月,春季岷江水流流量少,而春耕需要灌溉,古時還未有電動機閘,那時的使用竹籠滿載卵石,截斷部份外江,把岷江水大部份引入內江,成外四內六之分。到了春夏洪水季節時,水位抬高漫過魚嘴,這時欄截部份內江,那就六成水流直奔外江,四成流入內江,使灌區免受水淹。在那時解決了成都平原的干旱水患問題。

現在使用的是電動機閘外江閘
古代單使用竹籠卵石太沉重,後來發展使用搓榪來人工改變內外兩江的分流比例。搓榪是一種以數根圓木為骨架,外覆竹蓆,內灌泥沙的截流物體。
 景區裝飾搓榪---金剛堤岸邊

  • 公元910年發生巨大洪水,催毀了都江堰,使之下移數百丈。洪水將大量沙石移到今天魚嘴位置。
  • 公元1355年魚嘴已經移到白沙河口,
  • 公元1786年已經移到人字堤(清朝時代)
  • 公元1933825(http://atcmkt.blogspot.hk/2012/03/blog-post_23.html  ) 叠溪發生大地震;數分鐘內,整個叠溪垂直陷落600公尺,城區及附近21個羌寨人口全部覆滅,現今為叠溪海子。
叠溪海子位置圖

叠溪海子

1933年叠溪城沉下地底時14米洪峰再次催毀都江堰。那時候是中日戰爭爆發(1931年918事變)

1935~1936年成功大修魚嘴,就是今天的位置所在(即韓家埧和人字堤的中段)。上圖是1931年地震前的設計圖。1973年和2002年加固維修,建成現在電動制閘,取代1935年沿用的搓榪截流。

魚嘴、飛沙堰、寶瓶口是都江堰渠首三大主體。 「 魚嘴 」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,因形似魚嘴而得名。它位於江心,把岷江分成內外江。

堰首工程
魚嘴
除了前述竹籠卵石設施,李冰在岷江(都江堰的主流是岷江) 中心用石塊堆在江心造成分流。這個分流魚嘴,把岷江一分為二。

外江又稱「金馬河」,是岷江正流,主要用於行洪;內江是人工引水總乾渠,主要用於引流灌溉。其他設施還有內外金剛堤、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。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,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。
未說魚嘴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彎曲河流平面和立體的特性。由於地面傾斜程度、岩石軟硬等等不同因素,所以河道變成彎彎曲曲的樣子。在河道彎曲的地方, 左右兩岸水流流速不一樣,一邊水流較急、侵蝕力強,形成凹岸(下圖A點、C’) 。另外一邊因為水流慢、泥沙堆積,所以形成凸岸(A’點、C)。用另一個說法凹岸是河流半徑的外灣,凸岸是河流到半徑的內灣。

在立體的構思理解來說,彎曲河流在主要流動的過程中又會產生上下翻轉螺旋環流。 

對照 河流橫向環流與螺旋流示意圖 和下面魚嘴的圖,由于內江在凹岸(山體凹入,即右邊東岸) ,外江在凸岸(左邊外江處)在魚嘴上游東岸還有百丈堤,全長1950米。百丈堤將江水逼向外江,其尾端和東岸佈置了搓榪(白色浪花處) 減慢了那段流速,更增加百丈堤前端凹岸江水壓力。灣流帶著沙石經百丈堤外則向著魚嘴而沖來。
目前的魚嘴平面為半月形,由漿砌條石和混凝土築成,長80米,最寬處39.1米,高6.6米。魚嘴前沿直伸江底,略為高出外江河床。當江流沖向魚嘴時,彎流表層水就流向凹岸(魚嘴江流流向內江),而帶著沙石較重的底層水則流向外彎,這時沉在江底層的泥沙碎石就被帶出,這是第一次排沙過程
(上圖 c-d切面表示的螺旋流)。魚嘴流向內江的是表層水。 


都江堰魚嘴在四川汶川512來因近震央,曾經受損,出現開裂,不過經過修復後影響不大。 魚嘴堤壩向下游延伸,形成金剛堤,內堤長650米(計到飛沙堰前),外堤長900米。金剛堤再往下, 分別是飛沙堰和人字堤。

而流入內江的沙泥,沖積沿著內江南流向分水堤尾部。弱水期沉在堤尾北岸堆積。下圖為虎頭岩直壁、平行拍攝地點的右邊就是高出內江底兩米的飛沙堰。
飛沙堰的入口處;對著是內江東岸凸出一塊很大的崗石。岩壁直插江底

飛沙堰
飛沙堰位于魚嘴和寶瓶口連接處。是一座僅高出河床2米的低埧。當內江水量過大時,流速較高的江流偏向山體,在虎頭岩岸急轉灣的流會產生渦流,由于像水管彎流引導原理,會翻起流沙越過飛沙堰帶出外江。這個低堰就叫飛沙堰!這是第二次排沙過程。

當逢洪峰時,內江主流線靠近東岸。主流沖擊虎頭岩的結果是彎流轉向圖中這條低堰河道湧來,彎流轉向產生自然導引作用。平常這裡是干的河道,入口是比內江江底高出兩米的堤壩;由於寶瓶口限流,伏龍潭(下圖遠處白色牌轉灣處)產生上升螺效應,多餘水迴流的水,和虎頭岩破流產生的上下環流,挾著泥沙捲越前方低堰,排到外江。

飛沙堰第二次排沙過程有點像我們日常的去水,例如座廁或洗手盆的隔氣。隔氣除了阻隔水管裡面的臭氣外,另一個功用就是把沉在水管中的微細垃圾沖走。當上圖干河中的小樹長大後,情況就像我們的去水排隔氣管道中積聚著頭髮,碎骨,雜物,那麼排沙效用就會消失。這就是為什麼李冰留給後世的一句,深淘灘,低作堰!

寶瓶口同飛沙堰配合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,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。
根據實測,岷江內江流量超過1000立方米每秒時,便有40%的洪水和98%泥沙從飛沙堰排出。

 寶瓶口
寶瓶口原是玉壨山伸向岷江的一條山脊。在灌城附近這條山脊離虎頭岩不遠處,李冰在這條岩石崗開鑿一條明渠堰槽渠道引流到內江,被開鑿出來夾在內外江之間的崗石叫離堆(即現在離堆公園的伏龍觀下方)
離堆上面的觀景迴廊和我們的景區講解員,下面是寶瓶口進水河道

開鑿於都江堰時開鑿一條渠槽,上寬下窄,頂寬29米,底14.3米,高18.8米,峽口長36米。內江流入寶瓶口的進水口寬70米,這個堰槽就叫寶瓶口。
寶瓶口的入口(左) 和 出口(右)

寶瓶口

我們知道明渠液位與流量和截面面積、坡度、粗糙度有關系,因此上游的水位與堰槽流量取決於堰槽尺寸。
等速明渠(流體力學)

寶瓶口屬等速流槽結構,產生束水作用。在洪峰時,即使內江流量高達三千立方米(水位升高),寶瓶口只能充許700立方米/秒的流量流過。由于狹窄,於是在離堆(即伏龍潭) 下的江水型成急促橫流漩渦。可以想像這個橫流漩渦的中軸線是垂直的,把過去流量少時沉在近寶瓶口江底的沙泥游搞起;上升的表面迴流到飛沙堰,夾雜虎頭岩的轉灣水流帶出翻過飛沙堰,排出外江。故此都江堰的設計實行了三重排沙過程



為了保証等速流,當上游的水位上升,多餘的水除了飛沙堰還有另一條再稍高點堤堰的渠道排出外江。加上在魚嘴上游百丈堤、韓家埧處加設臨時卵石橫堤則屬於一次分流,二次分流;這樣就確定了寶瓶口洪水或乾旱的流量。

寶瓶口岩基經過江水兩千多年的急速衝擊,出現了極大的空洞,1965年和1970年曾兩次加固離堆。
灌溉水網工程
灌溉河網
說完都江堰的位置、成因、遷移、歷史、和流體力學有關的常識;跟著就看看都江堰的水網。秦時都江堰叫湔堋(羌人叫堰做堋) ,三國時叫都安堰,宋代才叫都江堰,那時是指成都,流經成都之江和其他河網(例如沱江等等)總稱叫都江堰灌溉系。都江堰代表水利的名稱到此而立。而位于灌縣(即都江堰)的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。因為灌溉水網雖屬都江堰系統,但不屬景區,歸入這篇網誌會太長,所以我把游記照片編到picasaweb相片集去。

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,兼有防洪排沙、水運、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。 內江水流經過寶瓶口首先分支後,便為都江堰灌溉河網區。都江堰灌溉河網包括柏條河四大干流。四大干流分別是蒲陽河、柏條河、走馬河和江安河。

柏條河是水電站的最後處女地,建立水電站後,都江堰灌溉河網發電站將達到一百座
都江堰寶瓶口後共有四大干流,六大河渠和無數的小分支。由此流向成都平原干渠建有水電站超過一百座。而前述大渡河則將會有水電站超過356座!中國人那種一窩蜂的干勁在文化遺產面前表露無遺!

江水流進寶瓶口後,進入四大干流,然後順應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勢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,形成自流灌溉系統,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餘萬畝農田。

後記:
這篇是我寫網誌以來花的時間最多,最難寫的一篇。它涉及天文,地理、歷史和流體力學,加上需要由雜亂無章的現場場景,整理出一個可讀性,能夠回憶的游記實在不容易。
希望我的朋友、網友和相知看得明白。

這篇網誌只說都江堰、想看游記相集的請連結這裡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